精彩回顾 | DIC新高度:应庆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原日本国务大臣竹中平藏在DIC FORUM 2021发表演讲

发布日期:2021-08-02

在6月29日-30日举办的DIC 2021 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曾著有《解读日本经济与改革》一书的应庆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原日本国务大臣竹中平藏发表了演讲。竹中平藏对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现状与中日合作有着深刻见解,他的报告为DIC 2021奠定了新的高度。眼下新冠疫情使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也陆续出现了许多经济复苏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竹中平藏以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和中日合作为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dic forum.jpg


近三个月,全球对于新冠疫情的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认识到对抗疫情首先需要的就是疫苗。此前,各个国家尝试了各种对抗疫情的方法,比如采取封城的手段等等,但是依然无法控制住疫情。随着疫苗的逐步推广,经济活动慢慢地恢复正常,根据这一趋势,国际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上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人们终于看到了经济好转的曙光。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顺利开展经济活动,竹中平藏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很有可能呈现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全球经济状态。

dic forum

IMF上调全球和中国2021年经济成长预估

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许多国家不断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增长达到极限,企业身背债务。如何使企业和政府的超债务正常化,有必要调整资产负债表。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应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也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大趋势。

竹中平藏:中日两国需要同心协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助力显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dic forum


尽管人类之前也经历过多次诸如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我们也从这种全球性的疫情当中吸取了很多教训,其中之一就是疫情前后社会状态将截然不同。疫情前逐步发生的变化开始陡然加速,此次疫情也不外如此,数字化和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而开展的绿色化仿佛一夜之间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竹中平藏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日本以及其他众多国家必须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显示产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也正以迅猛速度凸显。不可否认,经济安全对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今有部分人以保障经济安全为名,采取极端保护主义的行为,这种情况正在与日俱增。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竹中平藏认为中日两国需要扛起重任。他提到,中国和日本始终维系着二战之后形成的自由经济秩序,并在自由的世界秩序中获益良多,日本是以汽车等出口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极度依赖出口的国家,这些都带动了国内经济壮大。自由经济秩序的内涵是自由贸易,它是多边主义,最重要的外在特征就是全球化。实施自由贸易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起着重大作用,深层次的中美之间的对立等因素,毫无疑问会导致自由经济秩序发生重大的变化。

因此基于这一意义,竹中平藏呼吁中国和日本应该带头维护和推动自由经济秩序。一方面,与韩国等国家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极为重要,目前,这一全面自由协定、自由贸易的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另一方面,由11个国家组成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通过了类似的协定,尽管美国仍在TPP之外,但是今后RCEP和TPP将会是长期并存、相辅相成,共同保障自由经济秩序的两种协定形式。

竹中平藏进一步解释说,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潮流,也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迅猛发展,并为此产生了数字化和绿色化的重要课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人们不需要出门也能通过数字技术开会、决策、购物,远程技术正浸入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今后,包括远程医疗诊断,在线教育等在内的日常活动,将不断大幅改变整个社会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顶多是在这十年左右。2007年,iPhone首次问世,意味着智能手机的诞生,那时,一部智能手机就是数字世界的入口。近年来,大数据使各种各样的事情成为可能,可以想见,未来大数据将与人工智能结合,持续不断地诞生崭新的事物,这些事物继而通过各种各样的显示技术生动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大数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利用这项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可进行买卖交易,牛津大学的一位学者推算,现在社会上拥有的职业中有47%的种类将会在未来十几年里消失,同时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能够比之前提高4倍左右。

数字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抑制消极的影响,灵活应用积极优势。竹中平藏也表示,中国所拥有的大数据和AI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与此同时,日本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结合的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实力。基于以上技术,中日两国应该以合作互补的方式,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造福人类生活,拓展全新业务,展示最佳解决方案,担负起两国之间甚至全球发展的重要责任。数字化可能导致中日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保持合作,今后这种关系将进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发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新冠疫情的蔓延使数字化的进展更加迅速,经济在新冠冲击之后又迎来新的曙光,更为中日经济及显示产业带来机遇。倘若错过这个时机,人们或许将陷入完全相反的危机之中,不同的国家和企业之间会出现巨大悬殊,这正是我们现在要面临的问题。

另外,新冠疫情还揭示了另外一个大的趋势,即自然和地球保护的问题。封城导致出行和汽车受限,在以前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如孟买、圣保罗等,如今无污染的蓝色天空再次出现,人们重新认识到原来地球的天空如此美丽。去年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施政方针演说中表明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增加国家预算。显然,在成本之外,日本已经认识到现在的环境问题势必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并据此推行了新的经济政策,有很多日本企业也陆续应对和采取措施。与此同时,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数字技术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味地大量征收碳税或是通过价格机制减少碳的排放是不现实的,但若将这一目标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逐步增加碳税,就有可能日积月累地实现2050碳中和的目标。

过去一年中,全球范围已经举行了气候变化峰会,在秋季来临之际,COP25(马德里气候大会)也将如期而至,人们约定要通过数字技术还地球以绿色,而这一目标对于所有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竹中平藏再次强调,中日合作关系在亚洲经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他看来,虽然国与国之间的人员往来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在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患病死亡率远远低于美国,应该率先执行恢复人员往来的举措。中日两国至今已整合形成密切的交流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比如发行疫苗护照、加强病毒检测等,支撑起整个亚洲的优先发展,首当其中地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